《局处长讲政策》多部门联动打出支持“组合拳”

来源:北京卫视 时间:2025-10-28

全国首档政企直接对话的纪实观察类节目《局处长讲政策》,始终致力于直击企业发展痛点,推动政策精准落地。

近日,北京卫视《局处长讲政策》第二季新一期节目播出,本期节目走进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聚焦两家极具代表性的医疗健康企业——致力于攻克渐冻症的神济昌华与专注呼吸慢病管理的道博医疗,面对创新药企“十年投入、零收入”的资金焦虑,以及数字医疗产品“叫好不叫座”的市场推广与注册审批困境,展现政策精准落地如何疏通产业发展脉络。

01 企业聚焦:前沿新药与数字疗法的突围之路

作为一家拥有纯正清华基因、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原创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神济昌华自主研发的渐冻症基因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Ⅰ、Ⅱ期试验阶段,如今却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与高端人才缺口。道博医疗则从临床需求出发,打造了全球首创的睡眠呼吸暂停数字化诊疗产品,但其产品同样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市场推广与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困境。两家企业的诉求,折射出许多创新企业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共性问题。

02 政策赋能:多部门联动打出支持“组合拳”

面对企业的困境,昌平区多部门现场联动,开出精准“政策处方”。

针对神济昌华的资金诉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管委会详解“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支持政策”:对1类新药进入临床Ⅰ、Ⅱ、Ⅲ期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完成阶段后再结合实际投入给予后补助支持,覆盖研发全周期。昌发展则展示了其管理的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及“投贷联动”等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滴灌医药健康领域。

针对道博医疗的市场与注册难题,生命科学园管委会承诺将产品纳入园区创新展厅推荐,并联合卫健部门组织与区属医院的精准对接。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现场解读创新审评六项举措,并指引园区内设立的“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让企业“足不出园”即可获得注册申报前辅导。

在人才支持方面,昌平区人才工作局升级版“昌聚工程”设置了科技研发、创业、服务等五大赛道,采用“材料评审+现场答辩”力求公平。同时推出“硕博士校地联合培养项目”,为企业输送并补贴对口青年人才。区科委则重点推介了北京市独有的“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政策2.0版,支持高校院所专家带课题入驻企业,最高可给予500万元项目补贴。

现场,各部门联合为企业送上了定制的“政策助力包”,中国民生银行也为企业提供了专属金融支持。

03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昌发展资本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

一直以来,昌发展集团致力于构建产业生态,赋能企业持续突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护航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力量。

作为昌平区政府全资设立的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昌发展集团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服务于区域高精尖产业引入及升级。自2016年起,昌发展集团围绕昌平区高新技术产业及投资基金业务规划和部署,设立管理了以昌平中小微企业双创发展母基金、昌平中小企业成长母基金为主的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截至目前,已合作君联资本、道远资本、华盖资本、水木创投等市场化投资基金50余支,直接或间接投资项目1100余个,39家企业已登陆资本市场。

2020年,昌发展集团设立知衡直投基金,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以及以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和能源科技为主的中早期项目,目前已完成包括爱博医疗、炎明生物、华辉安健、图湃医疗、明阳氢能、昂坤视觉、万龙精益、小鸟科技在内的40余个直投项目投资。

媒体报道

政策的精准性、资本的敏锐度与科研的创新力汇聚,构筑起一片滋养创新的沃土。昌平区正以系统性的生态力量,为企业破局赋能助力,更在医药健康的星辰大海中,全速启航一座通往未来的“生命方舟”。昌发展集团也将持续汇聚资本与生态的力量,陪伴更多创新企业穿越周期,共赴产业创新的星辰大海。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