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余万平,北京昌平这座国际医疗器械城正在加速崛起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7-25

在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加速迈向智能化、精准化、融合化的时代浪潮中,由昌发展运营的国际医疗器械城以120余万平方米的产业蓝图,正重塑全球医疗科技竞争格局。作为国家战略与地方创新深度融合的标杆,这座“医械硅谷”不仅承载着中国高端医疗器械自主突破的使命,更以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和制度创新实践,成为全球医疗科技革命的关键支点。

战略定位:对标全球的“中国方案”

国际医疗器械城聚焦脑机接口、植介入器械、人工智能医疗等尖端领域,构建“临床需求牵引+美丽健康价值实现”双轮驱动模式,形成覆盖“研发-转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目前,东区43万平方米已吸引爱美客、佰仁医疗、爱博医疗、图湃医疗、威高、唯公医疗、清瀚医疗、新云医疗等高精尖企业入驻,涵盖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等核心领域。

“这里不仅是产业载体,更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昌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通过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创新服务站、北京市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CMO转化平台等专业载体,缩短创新医疗器械平均上市周期,实现从“实验室成果”到“临床应用”的加速度。

生态重构: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密码

在国家药监局与北京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下,园区打造了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心,集成“场景化展示+生态交流”功能,构建覆盖政、产、学、研、用、金、医、展、销、培、媒的全周期生态服务链,让创新要素从"分散"走向"共生"。

制度破题,用"项目制"打通协同快车道:依托北京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机制,通过实施“项目制”管理模式,明确在临床前研发、临床研究、审评审批、产业落地及入院应用等环节的职责分工。打通政产学研的高效协同、精准施策,有效缩短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周期,加速产品临床应用进程。

平台筑基,全生命周期服务破解产业痛点:围绕医疗器械"技术转化难、服务链条散"的核心问题,昌发展打造CMO一站式成果转化平台、医美创新中心、数字医疗孵化器等专业化服务平台,深度嵌入产业链核心环节。从受托研发、动物实验、灭菌服务,到临床试验、咨询注册、质量体系搭建,再到海外市场拓展,形成"研发-生产-上市 "的完整闭环。

全球链接,构建"出海"加速新通道:通过构建出海服务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标准互认机制,通过海外洽谈会等渠道,助力国产创新器械“出海”。

从生态聚合到制度破局,从平台赋能到全球突围,国际医疗器械城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劲引擎,在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加速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时代答卷。

政产学研:从“昌平模式”到全球标杆

北京昌平正以"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书写着从区域样本到全球标杆的跃升故事。依托"一核一带三片区"产业布局,这片创新热土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形成强劲协同效应,累计获批创新医疗器械30个,占全国的9.1%,用硬核数据诠释着"昌平模式"的产业竞争力。

高校矩阵:环高校创新圈激活源头活水:作为创新人才与技术的"策源地",昌平构建起41所高校、14所"双一流"学府组成的"环高校创新圈"。这里不仅是专业人才的"储备池"——为产业输送源源不断的科研生力军;更是技术攻关的"试验田"——高校顶尖实验室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更是成果转化的"中转站"——通过产学研深度联动,让论文里的"金点子"加速变成实验室里的"新产品",全方位夯实产业升级的底层支撑。

政策高地:精准布局培育产业生态:昌平区以"抢占高端医疗器械赛道"为目标,创新实施"大头钉"行动计划,聚焦脑机接口等尖端领域定向发力,构建起"1个尖端产业+3个优势产业(体外诊断、植介入器械、医美器械)+2个特色产业(高端诊疗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的"132"特色产业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地正着力打通"技术源头-临床需求-终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通过精准培育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加速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化发展。

资本引擎:全周期资金链赋能创新成长:针对科技型企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痛点,昌平创新打造"科创产业母基金群+专项直投基金"的立体化资本矩阵,构建起覆盖"研发孵化期-成果转化期-企业加速期-上市成熟期"的全周期资金支持体系。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验证到市场拓展,每一阶段都能获得精准的资本护航,为创新企业解决了"成长的烦恼"。

这一创新模式再获权威认可——作为全国唯一以高端医疗器械为主题的特色园区,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成功入选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评选的"2025年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秀案例",入选首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标志着"昌平模式"正从区域实践迈向全球标杆的新征程。

全球坐标:从“跟跑”到“领跑”的中国实践

国际医疗器械城的崛起,折射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战略跃迁,园区内品驰医疗的脑起搏器、图湃医疗的扫频OCT设备等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已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这里代表着未来医疗的无限可能。”昌平模式通过制度创新、生态重构与全球协同,正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中国方案”。随着西区建设的推进,这座产业新城正在成为全球高端医疗装备的创新策源地与价值实现中心。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