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产业规划发布,昌平这些产业被重点提及!

时间:2021-08-26

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十四五”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规划中提及医药健康、美丽健康、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词,这意味着昌平区多个产业将迎来重大利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份规划将会对北京的高精尖产业作出怎样的战略部署?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北京将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

01

做大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

其中,医药健康领域着力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并行发展。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力争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其中医药制造达到4000亿元。

创新药

完善CRO(合同研究组织)、CMO/CDMO(合同生产组织/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等平台服务体系,推动重点品种新药产业化。推动疫苗新品种产业化生产基地、大分子抗体药物生产基地、大分子生物药CDMO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

推荐阅读: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实施,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为行业创新助力

推荐阅读:昌发展国际精准医学创新中心入选中关村示范区硬科技孵化器

新器械

聚焦高值耗材、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体外诊断、生命科学检测仪等领域培育一批国产标杆产品。

新健康服务

推动医工交叉创新融合发展,建设集“医教研产用”于一体的生命科技创新平台型医院;发展互联网医疗,“智能+”健康管理、医疗人工智能、数字化中医诊疗等服务业态;率先推动应用5G、人工智能的心脑血管重大疾病防控、智能可穿戴监测、急救诊断、辅助诊断等场景落地;培育美丽健康产业,支持医药健康创新技术向个性化美容健康领域延伸。

推荐阅读:昌平区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美城”

今年5月30日,“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昌平生命科学园举办。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唯一的美丽健康产业发展聚集区,将大力发展以化妆品为主导的美丽健康产业。目前,昌发展奇点中心已经落位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昌发展天通科技园项目聚焦新文娱、新消费、直播、电商、美丽健康等产业方向,通过举办产业会议、沙龙等形式实现各方资源融汇和拉动。

02

做强“北京智造”四个特色优势产业

昌平未来科学城成为“北京智造”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未来科学城东区一期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生命科学园将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沙河高教园定位为科教及产业融合新城,着力于打造以高校为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推荐阅读: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揭牌仪式在昌发展·奇点中心举行

昌发展·奇点中心作为沙河高教园区校城融合示范基地,现已入驻50余家科技及医药健康类相关企业。并依靠“基地+基金”发展模式,相继引进北京先进自主导控系统研究院、北师大科创园、中财科技成果孵化平台等11所高校科研平台,引入方维海院士、张春熹教授等9位高校领军人才,与北航、北师大、林大等高校共同孵化相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个。着力盘活昌平区产业优势及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资源,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03

做优“北京服务”四个创新链接产业

天通科技园作为天通苑区域的首座城市级产业综合体,依托于区域内人才和创新基础,聚焦互联网、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新消费与新文娱产业生态打造。其区位、交通、园区规划、高品质精装产品、产业服务等受到新文娱、新消费领域的前沿高成长企业青睐,形成新文娱、新消费领域的产业集群。

天通科技园鸟瞰图

推荐阅读:天通科技园迎近50家首批企业,打造新文娱、新消费产业高地

04

“一区两带多组团”新格局

规划强调,昌平区要发挥地处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之间的桥梁与节点优势,强化以未来科学城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作用,依托生命谷、能源谷、中关村昌平园等载体,重点发展医药健康、绿色能源、智能制造与装备等产业,依托小汤山工业园发展美丽经济,整合创新资源并加快开放共享,促进央企、民企、高校等主体协同创新,培育高价值创造环节,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影响力,建设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智能制造示范区。

在未来,高精尖产业要加快产业基础再造筑牢发展新根基,坚持软硬两条战线同时突破,夯实“核心技术、创新平台、企业主体、产业设施、产业人才”五大基础,攻克一批短板“卡脖子”技术,锻造一批长板“杀手锏”技术,增强高精尖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创新资源优势加速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

昌发展将紧抓“十四五”时期发展机遇,通过打造产业园区、双向创新载体,吸引一批高成长企业在昌集聚,通过完善的产业服务为企业、产业成长赋能加速。同时,以三大母基金及直投基金为抓手,加大对高精尖产业支撑力度。在国际精准医学创新中心、加速中心及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医疗器械CMO等基础上持续布局产业创新平台,强化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撑能力。通过“基金+基地+平台”的多维联动,促进“三城”重大创新成果接力支持和优先在京转化,完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扩散机制。

扫一扫,加关注